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前言】本条经文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六气人群子类及午类的六气人群,在五之气,当主位太商金。客气太阳水时,患得太阳病中风证,医者使用汗法治疗,因人为过量发汗。疾病暴发于四之气,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出现手心冒汗,胸中心悸,补救方法桂枝甘草汤。
本条细玩特点:提醒医者,在五之气,秋令之时,阳气内敛,使用汗法治疗,注意把控“度”,免得伤及心阳。
第一、“发汗过多”,是指病人因感受风寒,发热,恶寒等较为严重,医生用汗法治疗时,担心汗出不畅,于是对其过量发汗治疗。仲景提示汗法使用时注意“度”的把控,更要结合因人因时而制宜。
①“汗”字,嵌涣卦,其数戊申,是锁定少阴君火午类人群,起病起于五之气,寒露节气后第四天的戊申日。主位太商金。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火胜金。水制之。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宜调太阳之客。一年当中的仲秋之月,天道肃杀,草木已处于衰亡阶段,万物都停止了生长。阴气上升,阳气潜藏,“阳气内敛,柔小者向外扩散。”引申此“秋令”之时,使用汗法治疗,恐伤“阳气”。
疾病暴发于立秋节气后第七天的己酉日,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运土得位。太阳居之。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宜治太阳之客。
锁定少阴君火子类人群,起病起于五之气,霜降节气后第十三天的壬申日,主位少商金。客气太阳水。中见木运。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宜治太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处暑节气后第十六天的癸酉日,主位太宫土。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寒湿之气。下奉少阴之今。寒雨降。民病暴引。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瘫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宜治太阳之客。
第二、“其人叉手自冒心”,是指病人两手交叉时,手心潮湿,手心冒汗是指心阳虚,胸中阳气不足的表现。
①“手”字,嵌艮卦,艮卦的错卦是兑卦,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兑为泽,其属金。两手交叉时,手心就冒汗。
②“自”字,嵌入需卦,水天需,水自天而降,就象春天的雨水一样,滋润万物。引申人的头部汗液流趟。
③“自”字,嵌大有卦,火天大有,火是指太阳,是指烈日当头晒。形容天气非常的炎热。
④“心”字,汗也,汗为心之液。嵌复卦,是指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一阳生。引申为手心冒汗,是病人胸中阳气不足的表现。
第三、“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自觉心下胃上膻中处悸动不适的症候,用手去按心胸部,则能缓解心悸的症状,这是过量发汗,导致心阳虚,用桂枝甘草汤和解。
在中医诊断学里有一个检查项目“按虚里”,“虚里”即虚里穴,该穴位在左侧乳房下心尖搏动处。乳房对应的是第四肋间,从该部位向下摸一个肋间隙,是第五肋间隙,从第五肋间隙向外约一横指的距离便是心尖搏动区,也是虚里穴的位置。虚里穴是宗气之居处,宗气以胃气为本,所以这个穴位也是胃之大络。可用于治疗胸肺部疾病、脾胃疾病以及心脏病,改善胸闷、呼吸不畅、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腹胀、心悸等症状。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清·吴谦《医宗金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