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下”,“微”二字,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因“下”嵌乾卦,知其数是疾病暴发之时,而反推“微”则是病起于不及之数。太阳病中风而喘者均以第十八条法来论治。
第一、“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本句经文是指少阳相火申类六气人群,患太阳病中风兼喘证。医生使用下法之后,为邪气逞虚内陷,导致水气下行,而诱发病人反馈有微喘气不适的表现。
“下”字,嵌乾卦,其数为甲午,是指疾病暴发于大雪节气后第十二天的甲午日,主气太角木,客气太阳水。
“微喘”,微,细小,稍微,稍稍的意思,在术数上是指不及之数,太过之数为甲午,是疾病暴发时间,那么乙未,则是疾病起于时间,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六天的乙未日,位少羽水。客气太阳水。
内经云: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六天的乙未日。主位少羽水。客气太阳水。中见金运。金生水。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於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睢痛。寒湿持於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初之气,大雪节气后第十二天的甲午日。主位大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睢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宜治太阳之客。
“表未解故也”,“表”与上条“外证”均是指太阳之表,当表证与里证同时出现时,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先治表,表证痊愈后,再治里。
第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解。在第18条提到“喘家”所用该方。使用下法后,导致中焦脾气沦陷,胃气上逆,肺气不降,诱发而喘。以生姜、甘草、大枣,和谐中焦而补脾气,用桂枝辛温散寒疏肝解郁、以芍药之苦而清热而敛阴,厚朴、杏仁降逆,疏通中焦之㻾塞而喘止。
【名医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