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午类六气人群,起病时间是五之气寒露节气后第四天戊申日,主位太商金。客气太阳水。疾病暴发于疾病暴发于四之气,立秋节气后第七天的已酉日,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患太阳病兼便秘,使用下法承气汤 ,大下就会伤正气,结果又用桂枝汤发汗,又伤了津液。既然津液受伤了,不要用药治疗,待小便顺畅了,就知道阴阳自和而愈。提醒医者因为误治之后,就不要过度治疗,待阴阳自和小便会自愈。本条细玩特点:了解五之气四个节气不同的属性,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
第一、“大下之后,复发汗”解读本句经文直译:病人患太阳病兼便秘,医生先使用下法承气汤治疗之后,又使用桂枝汤发汗治疗;太阳病兼便秘,当太阳病表里兼证同时出现时,应先治表证,再治里证,这个顺序不能错,其意义防止表邪传入里,判断表邪是否传里看小便色黄与清,清在表,黄为里有热,为传。本条记录是人为的违背太阳病治疗原则。
本句经文真正的意义是要告知我们什么?
①首先锁定午类的发病人群,或者素有便秘的习惯,或者有习惯用泻药的行为。因感受风寒,认为不严重之时,先用了泻药,医者未全面了解病情,又给患者服用了发汗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的。
②概定起病时间是五之气。五之气其节气经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在寒露节气后第四天戊申日主位太商金。客气太阳水。中见火运;火胜金。水制之。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宜调太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四之气,立秋节气后第七天的已酉日,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运土得位。太阳居之。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宜治太阳之客。
第二、“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因为使用汗法后,导致小便量少,甚至无尿,这是亡津。按照西医说脱水了。
第三、“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亡津了,也不要治疗,待小便顺畅了,就知道阴阳自和而愈。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此时是受自然立冬节气之影响,阳气渐苏,阴消阳长,阴阳自和,小便必然顺畅而自愈,反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申明:江满春医师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现改为此账号:jmch69。添加时注意谨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