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 2025-02-12 13:09 我要评论

【原文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三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

【原文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三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


【前言】本条经文是研究少阳相火的人群,疾病暴于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时。因医者忽略了“司气以热,用热毋犯”的天条,给予桂枝汤。
  因桂枝是辛温解表之剂,属热性之品,却成为燥化点火的媒介,阳明热盛生燥,故生“烦渴”“热不解。”大汗津伤,大烦肺燥,用白虎加人参汤和解,因热则伤气,气化失权而无津。故用人参养气回津,用石膏辛寒,散表热,知母甘苦,降里热;甘草、粳米载药留于中焦,用白虎汤清热化燥而除烦。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三“大”,为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用桂枝致“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是因医者忽略“司气以热,用热毋犯”的天规。
  第一、“服桂枝汤”本句经文在《伤寒论》里共出现五次,本次出现是第四次,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呢?仲景的初衷是让医生要鉴别服药之人是少阳火类人群,又桂枝为辛温之品,违背
“司气以热,用热毋犯”的天规,加速了疾病的发展,如何补救?
  上条经文是分析“服”字,嵌豫卦,找到其错卦-风天小畜卦的术数,研究少阳相火寅类人群,得桂枝汤后“民病寒。反热中。”出现两种情况:①病依然是在表,虽“大汗,脉洪大。”但并未入里。②病在气血半表半里之间,虚实夹杂,虚多实少的情况。
  本条依然是小畜卦丁巳术数,研究少阳相火申类人群,得桂枝汤后“民病寒。反热中。”会是什么情况呢?
  风天小畜卦 是指疾病起于终之气大雪节气后第十四天丁巳日,主位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火。中见木运。木生火。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宜调少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夏至节气丙辰日,主位少阳相火。客气太阳水。中见水运。气与运相符而布天政。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宜调太阳之客。
  特别提醒起病与暴发时间相同,发病的人群虽是少阳相火之人群,但申类与寅类人群有异,虽同“服桂枝汤”,得到结果则不相同,有人得天助而化解矛盾,有人违规操作而犯天规。
  第二、“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一连串用了三个“大”字,那么这个“大”字,又是何意思呢?“大”代表阳爻,“小”代表阴爻。
  这里“大”字,不是指大有卦,而是指小畜卦相对的大畜卦。卦辞曰:“天在山中,大畜。”【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为天被包含在山里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
是指壬辰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满节气后第九日壬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反推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四日癸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
  锁定发病的人是少阳相火,寅类的六气人群。
  内经曰:“司气以热。用热毋犯。所谓用热远热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主气为少阳火时,火为热,那么就不要用热性的药物来治疗,这是用热而远热的道理。
  桂枝是辛温解表之剂,属热性之品,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是病在表,未传里,可复用桂枝汤,如果“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因医者忽略了
“司气以热,用热毋犯”天条,桂枝汤则是加速燥化点火媒介,因阳明生燥,故生“烦渴”致“热不解。”
  第三、“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以阳明热盛化燥,大汗津伤,大烦肺燥,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和解,因热则伤气,气化失权而无津,以人参养气回津,用石膏辛寒,散表热,知母甘苦,降里热;甘草、粳米载药留于中焦,用白虎汤清热化燥而除烦。





【名家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若大汗出,脉洪大,而烦渴不解者,表里有热,不可更与桂枝汤。可与白虎加人参汤,生津止渴,和表散热。
 
清·吴谦《医宗金鉴》
  大烦渴,阳明也。洪大,阳明脉也。中风之邪,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不解,大烦渴脉洪大者,是邪已入阳明,津液为大汗所伤,胃中干燥故也,宜与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而烦渴自除矣。
 
  张璐曰:白虎汤,实解内蒸之热,非治外轻之热也。昔人以石膏辛凉,能解利阳明风热,若不佐以麻、葛之品,何以走外?此说似是而实非。盖阳明在经之邪,纵使有大热而不烦渴,自有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治法,并无借于石膏。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若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内,急当滋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大汗出后,脉洪大,大烦渴,是阳邪内陷,不是汗多亡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

    《伤寒论》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

    2025-02-12 13:14

  •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

    2025-02-14 14:37

  • 《伤寒论》第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伤寒论》第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2025-02-12 13:11

  • 《伤寒论》第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伤寒论》第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2025-02-12 13:10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