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前言】值得提醒少阳相火六气人群,患太阳病有特殊之时,特殊的临床表现,特殊的用药方式。患太阳病,八九日不见好转,多见于少阳相火的寅类、申类六气人群。
寅类六气人群,患太阳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满节气后第九日壬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四日癸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如果出现象发疟疾病样的,发热恶寒,发热多,恶寒少,没有干呕,大便微溏可自愈,一日发作二至三次,自发还能自愈,脉微缓,内外自和而自愈。“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是少阳证,“清便”,“脉微缓”疾病没有进入阳明,“天气胜者。则有阳明之复。”仅是“天气胜”,即风胜,没见阳明复。热多寒少。
申类六气人群,患太阳病,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暴发于三之气,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病人脉微,且怕冷,这是阴阳两虚的情况,不可再使用汗法,下法,吐法治疗。面色反而发红,这是表未解,寒多热少。“地胜者,太阳复。”如果是太阳复话,不可能“阴阳俱虚。”一派虚象,怎么使用汗法治疗呢?
遇到以上情况,如何立法治疗呢?少阳病以风胜则阳明复,火胜则太阳复。风为阳邪,不传则自愈;寒为阴邪,寒多热少,以汗出则表和热则退;即便是阴阳俱虚证,也应有微汗出,邪则退。“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汗不出,则皮肤发痒,邪气郁结于半表半里之间,应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和解,小发汗,以解半表半里之邪。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之”、“日”,“小”三字,是打开本条经的钥匙。以“之”知比,此比非比比;“日”藏玄机,定疾病暴发之时,反推病起之时,以“小”通泰,而非泰和。
第一、“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果直译的话:患太阳病有八九天了。并没有告知何人患病,起病的时间及暴发疾病的时间是什么?
①“得”字,嵌乾卦,应期天干之数是庚、辛,地支之数戌、亥。我们可以先将其组合:庚戌、辛亥。到底是不是这一组数字呢?
②“之”字,嵌比卦,其数辛亥。那么先查一下在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客气是少阳,在大寒节气后第八日是辛亥日。根据四时规律,查三之气,主气少阳,客气太阳,庚戌日是在芒种节气后第十一日。
显然与“八九日”是不相符,排出了这组术数。
③“日”字,嵌大畜卦,离卦,乾卦。大畜卦其数为壬辰。壬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满节气后第九日壬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反推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四日癸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
锁定发病的人,是少阳相火,寅类的六气人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仲景给出了两组术数作鉴别,虽起病时间相同,但暴发时间是不相同的。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是带着问题找答案。
内经曰:“天气胜者。则有阳明之复。地气胜者。则有太阳之复。”是指主气与客气之间的胜负。如果主气是少阳向火胜,这叫风胜,风胜则阳明复,热多寒少,如果是客气太阳寒水胜,这叫火胜,火胜则太阳复,寒多热少。
第二、“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使用直译:如果出现象发疟疾病样的,发热恶寒,发热多,恶寒少,没有干呕,大便微溏可自愈,一日发作二至三次,自发还能自愈,脉微缓,内外自和而自愈。“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是少阳证,“清便”,“脉微缓”疾病没有进入阳明,“天气胜者。则有阳明之复。”仅是“天气胜”,即风胜,没见阳明复。热多寒少。
第三、“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直译:病人脉微,且怕冷,这是阴阳两虚的情况,不可再使用汗法,下法,吐法治疗。面色反而发红,这是表未解,寒多热少。“地胜者,太阳复。”如果是太阳复话,不可能“阴阳俱虚。”一派虚象,怎么使用汗法治疗呢?与上一句经文相反,说明发病人群,时间有异。
①“面色反有热色”,“有”嵌大有卦,其数辛巳。
辛巳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
庚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
②“未欲解”,“解”字嵌解卦,其数丙申,锁定少阳相火申类六气人群。
第四、“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以汗出,则表和,热退。即便是虚证,也应有微汗出,“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汗不出,则皮肤发痒,邪气郁结于半表半里之间,应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和解,小发汗,以解半表半里之邪。
①“小”字,嵌泰卦。其数辛巳。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八日辛巳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反推疾病暴发时间是庚辰。
庚辰 疾病暴发于三之气,小暑节气后第九天庚辰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
【名家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吴人驹曰:此不专事桂枝,而兼合乎麻黄者,谓其面热身痒,邪在轻虚浮浅之处,惟麻黄能达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导读
精选导读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