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作者:江满春 来源: 本站原创 2025-02-08 09:54 我要评论

【原文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名家注解】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四月为阳,土旺于申、酉、戌向王时,是为欲解。 清·吴谦《医宗金鉴》【注】凡阳明病...

【原文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四月为阳,土旺于申、酉、戌向王时,是为欲解。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凡阳明病,无论在经在府,必乘其旺时而解,申、酉、戌,阳明旺时也。经气旺,则邪气自退,故解也。
 
【集注】
张志聪曰: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申酉为阳明主时,即日晡也。凡称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阳头痛自止,恶寒自罢,阳明则身不热不恶热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申、酉、戌,阳明得令之时,故解于此。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日昃而阳衰,阴气乘之。地中水气为天阳蒸迫,阳盛之时,不能升越,必待阳衰而始见。观夏令暑雨,多在日斜之候,即晴日村落雾霭之气,亦多在傍晚,此可见申至戌上,乃太阴湿土当旺之时。张隐庵以为阳明所主,此真为古人所愚。殆不啻桃梗土偶之冥顽不灵矣。盖热盛之证,遇阴气而始解,故阳明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其有热发于申至戌上者,皆太阴病也。金匮云:「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是为明证,或言「日晡所」本篇两见,一为「吐下后,五六日至十余日,不大便,日晡所发潮热。」一为「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似申至戌上,实为阳明主气。不知阳明热证,得日晡所阴气当解,而反剧者,自非「本有寒湿,得微阴而增重」,必「肠胃燥实,而反抗之力强也」。然则阳明主气,其在巳至未上乎(大凡阳明证,日中必剧,其反见形寒者,并宜温药)。历来注家,泥于干支生克,而不明天人相感之理,故特表而出之(夏令稻叶上露,日未暝而已成珠颗,远望之如烟气上腾,此亦阳降阴升之证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暂无标签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020-05-23 08:15

网友点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