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
(1)阳明病,患阳明病。
(2)本自汗出,本应该自汗出。
①自,【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易·大有卦】自天右之。
②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③出,【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医更重发汗,医生误以为感受风寒,便加重药量发汗治疗。
①重,【易·系辞】引重致远。虞注:“坤为重。”【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
②发,【易·乾卦】六爻發揮。【坤卦】發於事業。
③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4)病已瘥,身热汗出已痊愈。
①已,【易·損卦】已事遄往。
(5)尚微烦不了了者,有的还稍微有的心烦,然后就不了了之。
①尚,【易·泰卦】得尙乎中行。
②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6)此必大便硬故也,这样的症状肯定会出现大便干燥,小便量少。
①大,【易】大有。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利见大人。【易·乾卦】大哉乾元。
②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译】患阳明病,本应该自汗出,医生误以为感受风寒,便加重药量发汗治疗。身热汗出已痊愈。有的还稍微有的心烦,然后就不了了之。这样的症状肯定会出现大便干燥,小便量少。
本句经文嵌入需卦,乾卦,大有卦,震卦,坤卦,涣卦,损卦,泰卦,革卦,鼎卦等十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涣卦,鼎卦
坤元:坤卦,震卦,泰卦,革卦。
艮元:损卦。
实则是要告知:太过之数与不及之数。人为使用汗法改变,导致阳先动而阴不承。
【原文】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1)以亡津液,这是因重发汗,导致津液丢失。
①以,【易·損卦】已事遄往。
(2)胃中干燥,因发汗而致肠胃内津液亏损而干燥,并非热盛于阳明。
①中,【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②干,鸿渐于干。【易·渐卦】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3)故令大便硬,所以法则必须大便硬。
①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②大,【易】大有。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利见大人。【易·乾卦】大哉乾元。
【译】这是因重发汗,导致津液丢失,因发汗而致肠胃内津液亏损而干燥,并非热盛于阳明,所以法则必须大便硬。
本句经文嵌入损卦,坤卦,渐卦,革卦,鼎卦,大有卦,乾卦等六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鼎卦。
坤元:坤卦,革卦。
艮元:损卦,渐卦。
依然是说:太过之数与不及之数。人为使用汗法改变,导致阳先动而阴不承。
【原文】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1)当问其小便日几行,医者应该了解其小便一日几次。
①当,【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②小,【易·泰卦】小往大来。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③日,【易·说卦】离为日,为火。【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③行,【易·小畜卦】月几望。
(2)若本小便日三四行,如果原来小便一日三四次。
①若,【易·观卦】有孚禺若。【易·巽卦】用史巫纷若,吉。
②小,【易·泰卦】小往大来。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③日,【易·说卦】离为日,为火。【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3)今日再行,如今还能再排小便。
①日,【易·说卦】离为日,为火。【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②行,【易·小畜卦】月几望。
(4)故知大便不久出。所以知大便不久会排出。
①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②久,【易·繁辞】恒久也。是指恒卦。
③大,【易】大有。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利见大人。【易·乾卦】大哉乾元。
【译】医者应该了解其小便一日几次,如果原来小便一日三四次,如今还能再排小便,所以知大便不久会排出。
本句经文嵌入履卦,泰卦,离卦,小畜卦,观卦,巽卦,乾卦,革卦,鼎卦,恒卦,大有卦等十一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观卦,离卦,鼎卦。
坤元:泰卦,革卦,恒卦。
艮元:履卦,巽卦,小畜卦,
依然是说:太过之数与不及之数。小便为不及之数,大便为太过之数,当小便通畅,自动调和,表示阴已承之。
【原文】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1)今为小便数少,如果小便开始多而现在量少。
①为,【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②小,【易·泰卦】小往大来。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③数,【易·節卦】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2)以津液当还入胃中,这是津液应该还会回入胃肠内。
①以,【易·損卦】已事遄往。
②当,【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③中,【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3)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所以则大便恳定不久会排出。
①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②久,【易·繁辞】恒久也。是指恒卦。
③大,【易】大有。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利见大人。【易·乾卦】大哉乾元。
【译】如果小便开始多而现在量少,这是津液应该还会回入胃肠内,所以则大便恳定不久会排出。
本句经文嵌入井卦,泰卦,节卦,损卦,履卦,坤卦,革卦,鼎卦,恒卦,大有卦,乾卦等十一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鼎卦。
坤元,泰卦。坤元,革卦,节卦,井卦,恒卦。
艮元,履卦,损卦。
依然是说:太过之数与不及之数。小便为不及之数,大便为太过之数,当小便通畅,自动调和,表示阴已承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导读
精选导读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