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38条小陷胸汤

作者:江满春 来源: 本站原创 2021-10-02 10:27 我要评论

【原文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n...

【原文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前言】本条经文是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小结胸证,其主要症状和发病部位。为心下(即胃脘部或上腹部)疼痛,且这种疼痛在按压时会加剧。通常是由于痰热互结于胸膈所导致的。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正”与“心”二字,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以“正”嵌坤卦,而“心”嵌复”卦,突出“坤卦”“复卦”有颠倒互动之意。从而概定疾病起病与暴疾时间。



  第一、“小结胸病”,本句经文是倒装句:应该是“病,小结胸”“病”是太阳病,是指患病之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小结胸证。多由于“痰热互结心下”所致。痰热互结于心下部位,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疼痛等症状。

  第二、小结胸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正在心下”,(即胸口、心口窝,胃所在部位)胸部痞闷,可能伴有压迫感或紧迫感。心下痞硬,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坚硬而紧压的感觉,尤其是在饭后或躺下时更为明显。

  ①“正”,既嵌乾卦,又嵌坤卦,但本句经文是指坤卦,为何这么肯定呢?因为“心下”“心”嵌复卦,复卦的错卦也是坤卦,由于上一句“小结胸病”是倒装句,重点是突出“坤卦”“复卦”有颠倒互动之意。坤卦,其数甲子。是指疾病起于终之气甲子日,疾病暴发于五之气乙丑日。

  2、“按之则痛”,不按不痛,或不按无显著疼痛。是中医的一种辨证方法,用于诊断疾病和判断病情。身体某个部位在受到按压或触摸时产生的疼痛感,医生可以通过按压患者的身体部位,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疼痛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问题。

  3、“脉浮滑”,代表气血运行顺畅,但若伴随其他症状则可能表示体内有痰湿积聚。可分析舌苔白腻,多见于舌面中部和根部,反映了体内的湿浊内盛。

  第三、大结胸与小结胸鉴别

  柯琴说:“结胸有轻重,立方分大小。从心下至小腹按之石硬而痛不可近者,为大结胸;正在心下未及胁腹,按之则痛,未曾石硬者,为小结胸。大结胸是水结在胸腹,故脉沉紧;小结胸是痰结于心下,故脉浮滑。

  第四、“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痰热互结于心下或胸膈所致的病症。

  主治:

  ①小结胸病,胃脘胀满,按之疼痛,脉浮滑者。

  ②痰热互结于心下或胸膈,气郁不通所致的心胸痞闷、疼痛等症状。

  药物组成: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半夏 :消痞、止呕,安眠,归脾、胃、肺经。

  瓜蒌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归肺、胃、大肠经。

  方剂加减:

  胸胁苦满者 :加小柴胡汤。

  里热较盛,心烦懊恼者 :加栀豉汤。

  胸闷者 :加枳壳、桔梗。

  舌暗,有瘀斑者 :加三棱、莪术。

  第五、小陷胸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相鉴别:

  大陷胸汤

  相同点:均可治疗结胸病。

  不同点:大陷胸汤证水热结于胸腹,其势较盛,脘腹石硬拒按;小陷胸汤证痰热结于心下,病邪较轻,心下按之始痛(不按则不痛)。

  半夏泻心汤

  相同点:均可治疗心下痞满。

  不同点:半夏泻心汤证为中虚而寒热错杂,临床以心下痞、吐、利为主要症状;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心下痞满且按之痛。

 

成无己:“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今脉浮滑,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 栝菱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暂无标签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020-05-23 08:15

网友点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