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4-02-04 07:36 我要评论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
【前言】本条经文贯”、”、”、”、”、”、”、”、”、”、等十一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嵌入乾卦,坤卦、涣卦、泰卦、大有卦、升卦、革卦、鼎卦、履卦、中孚卦等十卦,锁定四之气“民病暴引。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瘫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寅类六气人群在立秋节气己酉日,申类六气人群在大暑节气乙酉日。因“民病暴引导致火邪自口而入,邪入阳明,恐防谵语神乱调胃承气汤和解本条细玩特点: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①发,【易·乾卦】六爻发挥。【坤卦】发於事业。
②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③后,【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
④恶,【易·大有】君子之遏恶扬善。
⑤寒,【易·说卦】乾为寒。【易·繁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⑥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⑦虚,【易·升卦】虚邑。【易·繁辞傳】周流六虛。
⑧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繁辞】是故知幽明之故。
⑨实,【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虛。
⑩当,【易·履卦】夬履貞厉,位正当也。
⑪和,【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乾卦】保合太和。
【译】本条经文嵌入乾卦、坤卦、涣卦、泰卦、大有卦、升卦、革卦、鼎卦、履卦、中孚卦等十卦,锁定四之气,寅类六气人群,在大暑节气丁酉日;申类六气人群,在白露节气癸酉日,虚应以补土敛汗升阳,芍药甘草附子汤和解寅类六气人群在立秋节气己酉日,申类六气人群在大暑节气乙酉日,里实则是邪入阳明,恐防谵语神乱调胃承气汤和解
  第一、“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是指寅类六气人群,在大暑节气丁酉日;申类六气人群,在白露节气癸酉日,病人有汗出、恶寒、怕冷、咽干、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医者误以为感受风寒,使用汗法给予治疗,但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恶寒怕冷,仔细辨识真正发病原因是夏季炎热“民病暴引。嗌乾引饮。”水邪导致土虚水寒。
  ①“发”字,嵌入坤卦,坤卦为纯阴之卦,坤元内干为乙,外干为癸,乙得庚则化,得癸则平。
  ②“发”字,嵌入乾卦,乾元内干为己,外干为丁,己得甲则化,己得丁则平。
  ③“虚”字,嵌入升卦,地升风,以类比象,在地上植入树木,树木由矮小到高大,象征阳气升起。
  第二、“不恶寒,但热者,实也。”使用汗法,治疗后,散去一部分水气,不怕冷,但里热未解,阳旺土燥,肠窍结涩,阳明经里实证。锁定四之气,寅类六气人群在立秋节气己酉日,申类六气人群在大暑节气乙酉日。不恶寒的原因“民病暴引”,将火邪带入阳明,兑为泽,病从口入,火为阳邪。
  ①“恶”字,嵌入大有卦,火天大有,天气非常炎热,对应时间是7月8月,锁定四之气之时。不恶寒的原因“民病暴引”,口喝水,病从口入,将火邪带入腹中。
 
   ②“寒”,又司寒,为水邪。
   第三、“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应当和解胃气。阳旺土燥,胃气壅遏,肠窍结涩,腑热而神乱,故防止
谵语神乱不得不下泄,大黄治阳明胃热大便难,芒硝苦寒治燥热之邪气,甘草培土补中,缓其下行之急。
  ①“当”字,嵌入履卦,天泽履,内藏巽卦与离卦,巽为风,风对木,木对寅,寅对虎;离为火,火对心,心主神明,火在腹中,易扰神明而
谵语神乱

  ②“和”字,嵌入中孚卦,外阳内空,内藏艮卦与震卦,艮为山,其数戊,戊为胃土;震为雷,雷声鸣,原卦为兑,其意思是鸡子在树底下拉大便。震为动,胃肠中动,能听到肠鸣音,大便才能排泄畅通


 
 火天大有卦、天泽履卦,既是锁定发病时间及发病的人群,也是详细告诉事情的原由,风泽中孚卦则是解锁的钥匙。


武汉好中医
添加微信办法:


申明:江满春医师微信号:jmch69。添加时注意谨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