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

作者:江满春 来源: 本站原创 2023-08-11 16:53 我要评论

【原文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胃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前言】本条经文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子类、...

【原文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胃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前言】本条经文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午类的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证。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十五天的戊子日,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立冬节气后第十五天的己丑日;或者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二天的庚子日,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秋分节气后第十二天的辛丑日。因医者发汗过多,导致病人阳气微、胃气虚,进而出现脉数、呕吐等症状的病症及其病因病机。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整理有三点:

  1、发汗过多 :病人可能因外感风寒等病因而发汗,但发汗过多损伤了阳气和胃气。

  2、阳气微、胃气虚 :发汗后阳气受损,胃气也变得虚弱。胃气虚弱导致胃中虚冷,无法消化食物。

  3、客热与虚冷并存 :脉数表现为热象,但实际上是由于胃气虚导致的虚热(客热)。胃中虚冷是真正的病因所在,因此病人出现呕吐症状。





  第一、“病人脉数,数为热。”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午类的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证。

病人见“脉数”指病人的脉搏跳动较快。

“数为热”,脉数通常被认为是体内有热邪的表现。

  第二、“当消谷引食。”既然体内有热,理论上应当能够消化食物(消谷),食欲也会相应增加(引食)。

  ①当,嵌履卦。是提示医生仔细辨别:实热与虚热。

  第三、“而反吐者”。可是,病人非但不能吃饭,而且勉强吃了饭,还要把饭吐出来。

  ①而,嵌屯卦。其数戊子。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十五天的戊子日。主位少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火运。火胜金。水反制之。燥令行。余火内格。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於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宜调阳明之客。

  第四、“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胃气虚,脉乃数也。”病因在于发汗过多,导致阳气受损(阳气微),胃气也变得虚弱(胃气虚)。

  胃气虚弱后,脉象反而呈现出数脉,这并非真正的热邪所致,而是虚象。

  ①以,嵌明夷卦,其数辛丑。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秋分节气后第十二天的辛丑日。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二天的庚子日。

  ②虚,嵌升卦,升卦的错卦是无妄卦,其数己丑,是指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立冬节气后第十五天的己丑日。 主位太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土生金。金得位。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用密。民病皮腠。宜调阳明之客。

  第五、“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冷,故吐也”。这里的数脉是“客热”的表现,即一种暂时的、非本质的热象。由于胃中虚冷(胃气虚导致的虚寒),病人无法消化食物,因此出现呕吐。

   成无己:“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阳气微、膈气虚也。数为热本,热则合消谷, 客热则不能消谷,因发汗外损阳气,致胃中虚冷,故吐也。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暂无标签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020-05-23 08:15

网友点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