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伤寒论》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 2025-02-22 09:00 我要评论

【原文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

【原文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前言】本条经文贯穿了“”、“”、“”、”、“”、”、“”、”、“”、”、“”、”、“”、”、”、“”、”、”、“”、”、”、“”、”、”、“”、”、”等二十七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嵌入了大有卦、乾卦、归妹卦、坤卦观卦、巽卦、离卦、比卦、蒙卦、泰卦、明夷卦、解卦、既济卦、同人卦、比卦、丰卦、需卦、坎卦、复卦、屯卦、师卦、中孚卦等二十一卦,阐述了阳明腑实病可攻下的标准:潮热、大便硬、且量多作为使用大承气汤。以小承气汤作为使者,鉴别肠鸣,放屁为定位标准,来判断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既不伤表,又不损里的妙则。
 
【原文】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①大,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大哉乾元。
②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③承,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④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译】患阳明病,日晡潮热,大便稍微干涩,为阳明腑实,可以使用大承气汤治疗。不硬,又无潮热,不可用攻下法治疗。本句经文嵌入大有卦,乾卦,归妹卦,坤卦等四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归妹卦。
是指坤宫六气人,在丁卯术数日生病。阳明腑实,以阳先动而阴不承的游戏玩法参与,大便不硬,不属于此游戏范畴。
【原文】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
①若,【易·观卦】有孚禺若。【易·巽卦】 用史巫纷若,吉。
②大,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大哉乾元。
③日,【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④有,【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⑤燥,【易·乾卦】火就燥。
⑥之,【易·比卦】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⑦法,【易·蒙卦】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⑧小,小往大来。【易·泰卦】。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⑨承,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⑩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①①腹,【易·说卦传】坤为腹。【易·明夷卦】入于腹。
①②中,【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①③矢,【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①④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①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①⑥有,【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①⑦燥,【易·乾卦】火就燥。
①⑧攻,【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
【译】假如六七天不大便,担心大便干涩,也拿不定是不是阳明腑实,能不能使用攻下之法,小剂量的投入小承气汤问路,汤药服下后,有肠鸣放屁的情况,这是肠中有燥屎,阳明腑实,可以使用大承气汤攻下法治疗。本句经文嵌入观卦,巽卦,大有卦,乾卦,离卦,比卦,蒙卦,泰卦,归妹卦,坤卦,明夷卦,解卦,同人卦等十三卦。
乾元:观卦,大有卦,乾卦,离卦,归妹卦,同人卦,蒙卦。
坤元:坤卦,比卦,泰卦,解卦,明夷卦,
艮元:巽卦。
在阳明腑实病早期,不是立即辨别是太阳阳明,还是阳明腑实时,无论是太阳的艮宫,坤宫六气人,还是阳明艮宫,坤宫的六气人,均可使用小剂量的小承气汤投石问路,仍以阳先动而阴不承的游戏规则细玩,不论是乙卯,辛卯,癸卯,己卯,丁卯等术数日生病,均可使用此规则。
【原文】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①若,【易·观卦】有孚禺若。【易·巽卦】 用史巫纷若,吉。
②矢,【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③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④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⑤初,【易·既济卦】初吉终乱。
⑥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⑦攻,【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
⑧之,【易·比卦】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⑨食,【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樂。
⑩饮,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卦】。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①①水,【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
①②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译】如果使用小承气汤不肠鸣放屁,大便排出时先干后浠,这是有阳明之燥热,又夹有脾土之湿寒,不可使用攻下的大承气汤来治疗,使用后定会出现腹部胀满,并且不能纳入饮食。口干欲饮,想喝水者,喝水肯定会呕吐。本句经文嵌入了观卦,巽卦,解卦,乾卦,既济卦,泰卦,同人卦,比卦,丰卦,需卦,坎卦等十一卦。“不可攻之”排除了同人卦,比卦,丰卦,需卦,坎卦,乾卦,排除了太阳阳明艮卦,坤宫,离宫,坎宫的六气人。
乾元:观卦,乾卦。
坤元:泰卦,解卦,既济卦,
艮元:巽卦。
脾胃是相为表里关系,既能相互同病,先干后溏,脾胃间半表半里之疾,以小承气汤作为使者,既不伤表,又不损里。通过列出卦象分析乾宫,巽宫六气人,给出解卦,既济卦,其纳干为阳数,那就是阳动而阴不承,病依然是阳明,前句是阴动而阴不承,是人群的不同。
【原文】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①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②发,【易·乾卦】六爻發揮。【坤卦】發於事業。
③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④大,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大哉乾元。
⑤复,【易·复卦】反复其道。【易·泰卦】无往不復。
⑥而,【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
⑦以,【易·明夷】箕子以之。【易·
】能以衆正。
⑧小,小往大来。【易·泰卦】。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⑨承,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⑩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①①和, 【易·乾卦】保合太和。【易·中孚卦】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①②矢,【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①③气,【易·乾卦】同气相求。
①④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①⑤攻,【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
【译】错误使用攻下的大承气汤后,有的人会出现
日晡潮热,肯定大便出现干涩,且量少,用小承气汤治疗,依前法,不见肠鸣,放屁者,切不可使用大承气汤攻下。本句经文嵌入了泰卦、乾卦、坤卦、大有卦、复卦、屯卦、明夷、师卦、归妹中孚卦、解卦、同人卦等十二卦。
乾元:乾卦、大有卦、归妹同人
坤元:坤卦、泰卦、复卦、屯卦、明夷、师卦、解卦、
艮元:中孚卦
乾元、坤元、艮元三元游戏规则均离不开两个数:一个是太过,一个是不及。当太过之数先动,那么不及之数就不能承之;反之,不及之数先动,那么太过之数就不能承之。例如:乾元:乾卦纳干甲、壬两数,与归妹卦纳干为己数,那么它们的关系为甲己合化,甲为太过,己为不及,太过与不及各持己见,这就是病态,太过者可攻,不及者不可攻。阳明腑实有太过之数,也有不及之数,当不能分辨太过,与不及之时,则以小承气汤作为使者,既不伤表,又不损里法则为细玩。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失;若不转失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失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者,不可与之也。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哕气,则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秽气,此但初头后必溏,是尚未成也,不可攻之。攻之必寒气乘虚上逆,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得水则哕,亦由虚寒之气上逆,不能化水而下输也。若其后所发潮热不退,必是大便再硬,但已经下后,所硬者无多,只以小承气汤和之可也。故凡服承气汤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此盖仲景戒人不可轻下之意。
 
【集注】
方有执曰:此以潮热、转失气次第而详言之,以决当下之候也。转失气,反屁出也。胀满,药寒之过也。哕,亦寒伤胃也。复而少者,重下故也。末句重致叮咛之意。
喻昌曰:若腹中气仍不转,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即小承气亦差矣。
程知曰:上条曰:外欲解,可攻里。曰:外未解,未可与承气。曰: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此条曰:可与。曰:不可与。曰:乃可攻之,不可攻之。曰:少与小承气。曰:以小承气和之,慎不可攻。多少商量慎重之意。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燥者,始主之以大承气,若小承气,犹是微和胃气之法也。
汪琥曰:转失气,则知其人大便已,肠胃中燥热之甚,故其气不外宣,时转而下;不转失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渗孔未至于燥,此但初头,后必溏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胃无燥屎而攻之,胃家虚胀,故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转矢气者,即渴欲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燥屎阻碍,滞气之郁遏者多,小承气泻其壅滞,隧道略通,故转失秽气,此当以大承气攻之。若不转失气,则胃无燥屎,攻之败其中气,必胀满不能食也。与水则哕,亦不能饮,虽其后阳回发热,大便坚矣,而粪必少也。以其不能食,故亦止可以小承气汤和之,不可攻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俗语有之「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言内藏之未易臆断也,故近代医家,每有试药之法,审断不确,先用轻剂以尝之,辨证既精,然后改用重剂。虽未免徘徊观望,然亦慎重生命之道也,此节实即试药之法。
盖阳明为病,惟热发而汗泄者,方可与论大便燥实与否,而后攻之以大承气,若但有潮热而大便不坚,未足言攻下也。不大便六七日,似可以攻下矣,然肠中燥实与否,尚未可定,而必先用小承气以尝之。服药后,肠中苟已燥结,大便当下不下,而但转矢气,则燥实显然,然后用大承气汤,可以一下而愈。
若不转矢气,而大便初硬后溏,虽外见阳明之燥,中实含太阴之湿,以里湿之证,又经妄下,甚之以虚寒,则湿之所聚,腹必胀满。胃气虚寒,食入则吐,下湿上燥,渴欲饮冷,入咽即病哕逆,后文所谓:「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即此证也。得此证者,吴茱萸汤主之,用吴萸以温厥阴肝藏,即所以和渗入胃底之胆汁,兼用人参、姜、枣以救胃气虚寒,则胃寒去而哕逆平矣。设嗣后仍见潮热,必其大便当燥,仍宜用小承气汤试之,以观其转矢气与否。若转矢气,方可用大承气汤以攻之,否则胃寒哕逆之证,不免复作。此亦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也。须知和之者为小承气,攻之者为大承气。张隐庵以慎不可攻,属小承气说,直谵语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伤寒论》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2025-02-22 09:18

  • 《伤寒论》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

    《伤寒论》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

    2025-02-22 09:10

  • 《伤寒论》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伤寒论》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2025-02-22 09:06

  •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

    2025-02-22 08:55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