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太阳与阳明合病时,仅有喘气,胸满,而无腹胀,便秘等情况,不可以使用下法治疗。其次就是锁定太阳与阳明合病,起病的时间和暴发的时间。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15天的壬午日,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立冬后第九天癸末日。鉴别太阳与阳明合病之虚实,病以太阳为主虚用麻黄汤,病以阳明为主为实,不能用麻黄汤。
第一、“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本句经是承接上条经文补充说明,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太阳与阳明合病时,仅有喘气,胸满,而无腹胀,便秘等情况,不可以使用下法治疗。
其次就是锁定太阳与阳明合病,起病的时间和暴发的时间。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15天的壬午日,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木运。金胜木。燥令行。余火内格。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於胁。下连少腹。甚则寒中。地将易也。宜治阳明之客。
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立冬后第九天癸末日,主位少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火运。气与运同。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肤腠。宜调阳明之客。
第二、“宜麻黄汤”鉴别太阳与阳明合病之虚实,病以太阳为主虚用麻黄汤,病以阳明为主为实,不能用麻黄汤。故用麻黄发散寒邪,消咳逆而肺胀,桂枝发散营气之郁,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甘草调和诸药。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第一、“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本句经是承接上条经文补充说明,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太阳与阳明合病时,仅有喘气,胸满,而无腹胀,便秘等情况,不可以使用下法治疗。
其次就是锁定太阳与阳明合病,起病的时间和暴发的时间。
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15天的壬午日,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木运。金胜木。燥令行。余火内格。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於胁。下连少腹。甚则寒中。地将易也。宜治阳明之客。
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立冬后第九天癸末日,主位少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火运。气与运同。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肤腠。宜调阳明之客。
第二、“宜麻黄汤”鉴别太阳与阳明合病之虚实,病以太阳为主虚用麻黄汤,病以阳明为主为实,不能用麻黄汤。故用麻黄发散寒邪,消咳逆而肺胀,桂枝发散营气之郁,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甘草调和诸药。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阳受气于胸中,喘而胸满者,阳气不宣发,壅而逆也。心下满、腹满,皆为实,当下之。此以为胸满,非里实,故不可下,虽有阳明,然与太阳合病,为属表,是与麻黄汤发汗。
清·吴谦《医宗金鉴》
太阳阳明合病,不利不呕者,是里气实不受邪也。若喘而胸满,是表邪盛,气壅于胸肺间也。邪在高分之表,非结胸也,故不可下,以麻黄汤发表通肺,喘满自愈矣。
喻昌曰:两经合病,当用两经之药,何得专用麻黄汤耶?盖太阳、阳明两邪相合,邪攻其胃,不呕则利,故用葛根汤。今邪攻其肺,所以喘而胸满,麻黄杏仁者,肺气喘逆之专药也。
魏荔彤曰:二经合病,独见证于胸肺之间,喘而作满,此正二经之表邪为患,不可误认胸膈属里,妄施攻下,如大、小陷胸之类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