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5-02-13 16:04 我要评论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译释】解读本条经文依然谈的是阴阳,94条讲的是脉象阴阳,本条讲的是荣卫之阴阳。 “太阳病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前言】本经文“太阳,病。”是锁定少阴君火子、午类的六气人群,疾病起于在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暴病于终之气患有冬温病,即“民病寒。反热中。”其表现症状“发热汗出。”与吻合太阳病中风提纲。
  冬温病其病暴发于终之气,此时冬季气候反常:“阳气布,候反温。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荣”是指“血”,即为浊阴之气,它的运动方式向下向内运动,故浊阴是走五脏,供应五脏之需;“卫”是指“气”,即为清阳之气,它的运动方式向上向外运动。“汗出”之因是阳气过盛,人体内浊阴藏之不足,冬主藏,因暖冬,而藏之太少。浊阴本应重浊向下,反被阳气蒸发而逆行,这叫因热郁化风挟持湿气而上行,因热则玄府张开,汗液流出。
  经文中“救”字,是指治疗,想治疗邪风,可以使用桂枝汤和解。因冬温之邪,热郁化风阻止营血不得外达,故发热汗出,以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用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取芍药之苦,清营中之热,桂枝舒展营气之郁也。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太阳,病。”关键词,一语双关,由“主气”演变为“客气”,由“冬温”演变为“邪风”,随着气候的暑热、温度寒湿、蕴酿疾病的寄宿、生根、发展、遇热变异,风郁挟发。
  第一、“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本句经文“太阳病”,是指疾病起于三之气客气“太阳寒水”,暴病于终之气寒温病,即“民病寒。反热中。”其表现症状“发热汗出。”与吻合太阳病中风证提纲。
  ①“发”字,嵌乾卦坤卦乾卦其数甲午、坤卦,其数甲子,锁定少阴君火的子类、午类六气人群。
  对于子类六气人群来说:
  疾病起于三之气,清明节气后第十三天的庚戌日,主位太徵火。客气太阳水。中见金运。水胜火。天政布。寒乃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宜治太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终之气,大雪节气后第八天的辛亥日,主位少羽水。客气少阳火。中见水运。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宜治少阳之客。
  对于午类六气人群来说:
  疾病起于三之气,春分节气后第四天的丙戌日,主位少徵火。客气太阳水。中见水运。气与运相符。而布天政。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宜调太阳之客。
  疾病暴发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四天的丁亥日,主位少羽水。客气少阳火。中见木运。木生火。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宜调少阳之客。
  第二、“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本句经文“荣”是指“血”,即为浊阴之气,它的运动方式向下向内运动,故浊阴是走五脏,供应五脏之需;“卫”是指“气”,即为清阳之气,它的运动方式向上向外运动。是指汗出之因是阳气过盛,人体内浊阴藏之不足,冬主藏,因暖冬,而藏之太少。浊阴本应重浊向下,反被阳气蒸发而逆行,这叫因热郁化风挟持湿气而上行,因热则玄府张开,汗液流出。
  第三、“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本句经文“救”字,是指治疗,想治疗邪风,可以使用桂枝汤和解。因冬温之邪,热郁化风阻止营血不得外达,故发热汗出,以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用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取芍药之苦,清营中之热,桂枝舒展营气之郁也。


 
【历代医家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强也。《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释上条阳浮阴弱之义也。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荣弱,是荣中之阴气弱也。所以使发热汗出也,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方有执曰:上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释中风汗出之义,见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而设。营者阴也,卫者阳也,阴弱不能藏,阳强不能密,故汗出。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营弱卫强,即上章阳浮阴弱之义,卫闭而遏营血也。邪风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风随八节,而居八方,自本方来者,谓之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之贼风,伤人者也。如夏至风自南来,是正风也,若来自北方,是冲后也。义详《灵枢·九官八风篇》。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邪风,即饮酒当风,汗出当风所受之风邪。邪乘皮毛之开,内袭肌理,肌理闭塞,而孙络中血热与之相抗,因而发热。血热内蒸,皮毛不闭,故汗常出,此即太阳中风之本病。此节所谓「营弱卫强」者,即肌理不开,皮毛独疏之谓,非于中风之外,别有所谓邪风也。又按脾为统血之藏,外主肌肉,肌理为孙络丛集之处,而为里阴从出之道路,故谓之营,西医所谓微丝血管也。惟其营弱,故里汗闭而不出,惟其卫强,故表汗独泄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2025-02-13 16:04

  • 《伤寒论》第93条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

    《伤寒论》第93条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

    2025-02-13 16:02

  •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2025-02-13 16:01

  •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

    2025-02-13 15:58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