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伤寒论》第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1-10-02 10:08 我要评论

【原文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原文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译释】本条经文是对138条“正在心下”病位在太阳,小陷胸汤补充说明。并列出103条、136条作以鉴别,本条历代争论最多,分为两党对侍:以成无己、程知、汪琥一党;以吴谦,柯琴,黄元御等一党,各说千秋,本人以《周易》卦象作以还原修复,对错各自辨识。
  “太阳病,二三日”,太阳病,其临床表现为头项强痛而恶寒。二三日,是顺行,还是逆行呢?辰戌为为第一日,辰顺行巳为第二日,午为第三日;戌为第一日,戌顺行亥为第二日,子为第三日。吴谦,柯琴,黄元御等人说:“二三日,正传阳明,少阳之时。按照顺行规律那就不对,如果辰戌逆行,辰逆行第二日为卯,第三日为寅,戌逆行为第二日为酉,第三日为申。酉卯术数为阳明,寅申术数为少阳。这样就对上了吴谦,柯琴,黄元御等大家所说的传阳明,少阳。而成无己并未说传入阳明,少阳,只说:“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程知,汪琥支持成的观点。
  “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易·復卦】的隐藏密码。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天地以本爲心者也。其术数有五: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病位在太阳。
  “心下必有结”,心下,吴谦说:“心下,胃之分也”,胃者,阳明也。“必结”,结指结胸,实者,不能卧,睡不下,睡下就胸闷、喘;必然“但欲起”。这句经文可以意味卦象为艮上乾下叠加而成的山天大畜卦,其术数有太过和不及之分,当然其病也有虚实之分。太过术数有五: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病位在少阴;显然对不上太阳证,那么不及术数有五: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病位在太阳,病位对上,我们再来看下一句经文……

 

 
  “脉微弱者,本有久寒也”,这句话与前面“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自相矛盾,那么可以卦象意味为天地否卦是由地天泰卦的综卦演变而来,刚好就对上了这段经文。我们回到《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大畜卦、泰卦其术数相同,病位相同,方药也相同:调胃承气汤、柴胡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均为下法。成无己:“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这句经文是承接上138条经文小陷胸汤与103条的“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是与大柴胡汤证对比作鉴别。病位均在“心下”,虽均为太阳病,因术数不同,患病的人群不同,治疗的方案也不相同。
  我们再反回《伤寒论》“第136条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说明医者使用下法也是通过慎重考虑的。成无己:“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挟热利也。”说明很多人考虑是大陷胸,大柴胡汤,调胃承气汤,并没有考虑小陷胸汤,再次提醒,三因制宜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

    2022-01-18 09:38

  •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

    2022-01-15 08:38

  •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2021-11-26 10:56

  •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2021-11-26 10:50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