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伤寒论》伤寒论第124条抵挡汤主之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1-10-05 16:55 我要评论

【原文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原文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译释】解读本条经文我们要结合前面的106条来对比。其内容记载有什么不同。《伤寒论》106曰: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我们要理解何为太阳“经”与“腑”病?同时提醒我们要三因制宜。
  “太阳病六七日”,外感风寒六七天了,用术数理解由辰日顺行至酉日是第六天,戌日是第七天;又如由戌日顺行至卯日是第六天,辰日是第七天。成无己:
六七日是邪气传里之时。是因太阳经运行或者输布失调由经传入膀胱之腑内。
  “表证仍在”,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等证依然存在。
  “脉微而沉”,但脉却沉而微细。直接指正邪入里在脉上体现出来。
  “反不结胸”,结胸有寒
结胸、热结胸、大结胸、小结胸、水结胸、血结胸之分。关于《伤寒论》结胸的记录“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反而没有结胸的症状。
  “其人发狂者”,首先对比一下与106条“其人如狂”有什么不同。发狂,【诗·小雅】寒且疾也。寒,水也。如狂【易·离卦】隐藏密码。突如其来如。狂者【集韻】躁也。承接下言。发,既是乾卦隐藏密码,又是坤卦的隐藏密码【易·乾卦】六爻发挥【易·坤卦】发於事业。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说明既不是乾又不是坤,那就是水火颠倒的问题,火水未济卦。为什么?看下文。
  “以热在下焦”,成无己说:经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此发狂则热又深也。伤寒病人,下焦素有积血,今邪热与瘀血秽气上而乘心,故令人发狂。
  “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书·舜典】鞭作官刑。满,应读men。音闷。同懑【说文】烦也。《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漹。膀胱位居于少腹部。当【易·履卦】隐藏密码。夬履贞厉,位当正。《象》曰:上天下泽,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其意思为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反思:谁能给州都之官使用刑法?火为君主,心火下越于膀胱。少腹膀胱胀闷。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易
·贲卦】隐藏密码。利有攸往。通顺。有所往得小利。自利,自由的出焉,实则就是气化成功,理解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成功后则能自由排出体外,如果有小腹胀闷尿血后可以自动痊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随【易·咸卦】隐藏密码。咸其股,执其随往吝。随,趾也。《象辞》说:“感应发生在脚趾上”,说明其感应志向是向外追求。是因为病邪,随着太阳经脉而上行入膀胱腑的。
 “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瘀热在膀胱之里的缘故。抵挡汤和解。
【周易术数】从术数来讲解的话,本条经文对壬子术数,其妻术数为丁卯壬子 岁 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初之气,客气太阳水。取卦为火水未济卦,动初爻,变卦为火泽暌卦
 

 
  本条经文五运化是以丁壬为帝,丁壬化木,用水为体。我们来看看藏支子、卯二气之间的矛盾。
  子藏支:癸。
  卯
藏支:乙。
  乙木是受帝重用,癸水在丁壬五运的作用下,要改变自己的本质,这就是矛盾之所在。在没有外援的帮助下,癸水无力生乙木。按照术数旺相休囚死的规律,实际就是得令与失令的关系。得令者旺,失令是五行处在“休、囚、死”的状态中。癸水生乙木,那么癸水应处于休息状态之中,有子盗母气之嫌。仲景给出的是抵挡汤,抵,冒犯也,【易·履卦】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鞭作州都官刑也不为过。韩诗外传】君子行不贵苟难,惟当之为贵。
【中药方剂】抵挡汤。

  水蛭其味咸,化药第一,取虻虫之苦,桃仁之甘,苦甘化咸以水为体,乙癸同源,肝肾同源,有重启激活癸水处于休眠的状态。


  1、壬子 岁初之气。自辛亥年大寒日寅初、至是岁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木运。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宜调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丹。间谷宜稷。则寒气不能为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

    2022-01-18 09:38

  •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

    2022-01-15 08:38

  •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2021-11-26 10:56

  •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2021-11-26 10:50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