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3-08-09 12:52 我要评论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前言】
本条经文贯穿“”、“汗”、“后”、“水”、“药”、“得”、“口”、“下”、“止”、“虚”、“复”、“倒”、“心”、“中”、“者”等十五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乾卦、坤卦、涣卦、泰卦、卦、无妄卦、頤卦、艮卦、升卦、复卦嵌入文中。主要是阐述辛酉术数在五运六气术数的运用,以及疾病起始发展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预后传入方向和治疗阻止的方法。
 

【原文】发汗后。
(1)发,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坤卦】发於事业。
(2)汗,【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为血,在外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3)后,【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
【译】经文涉及乾,坤,涣,泰四卦,因感冒发热,使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后,泰卦安置在此,话中有话,肯定没痊愈,还会出有新病。
【原文】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1)水,【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
(2)药,治病草。勿药有喜。【易·无妄】。
(3)不得,赋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
(4)入口,由外面到里面,【易·頤卦】自求口食。
(4)为逆,【易·说卦】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译】本句涉以乾,坎,无妄,颐四卦,重点的是无妄卦,颐卦,它们隶属是巽卦门下,位居震宫,其性属木,无缘无故遭灾。巽卦纳天干为辛,酉对口,提示是辛酉术数。意思是突然喝水吐水,吃药吐药,这是逆证。
【原文】若更发汗。 
(1)若,如果、假如,表示假设。
(2)更,再、复。
(3)发, 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坤卦】发於事业。
(4)汗,【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为血,在外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译】本句涉及乾,坤,涣三卦,主要是谈错误的疗法重复的操作,会伤及人之精神气血。假如重复再使用汗法。
【原文】必吐下不止。
(1)必,一定、肯定。
(2)吐,由胃逆出。
(3)下,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4)不止,不停。【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易经·艮卦·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译】本经文涉及乾卦,艮卦,“不止”表示否定艮卦,因为艮就是停止,不止表示不停止。必然肯定会呕吐不停。
【原文】发汗吐下后
(1)发,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坤卦】发於事业。
(2)汗,【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为血,在外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3)吐,由胃逆出。
(3)下,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4)后,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译】本句经文涉及乾,坤,涣,泰四卦,简单的介绍疾病的原由,乾为天,为外;坤,泰同宫,为内,涣卦就是向外发散,实谈就是汗法。泰卦,表示肯定会怎么样,怎么样……病由外入内,因医者汗发治疗出呕吐,肯定会出下以下情况。
【原文】虚烦不得眠。
(1)虚,空虚之邑。【易·升卦】虚邑。【易·
繁辞传】周流六虛。
(2)烦,苦闷,急躁。
(3)不得,赋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
(4)眠,睡。
【译】本句涉及升卦,乾卦,“不得”其实就是否定乾卦。升卦位居震宫,其性属木,升卦的本意上升不落下来。阳不入阴,烦躁不安,睡不着。
【原文】若剧者
(1)若,如果、假如,表示假设。
(2)剧,厉害,猛烈,迅速。
(3)者,概定的人群。【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译】如果病情突然迅速出现。用术数来理解,常见于辛数。是巽卦纳天干而因。
【原文】必反复颠倒。
(1)必,一定、肯定。
(2)反,反而。
(3)复,返回。同「復 」,【易•復
】雷在地中,復。倾覆【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师。
(4)颠,上下倒置。
(5)倒,上下前后相反,或互相更换。【朱子语类·卷七一·易·复】「如人善端初萌,正欲静以养之,方能盛大上。若如公说,却是倒了。」
【译】肯定会反复出现,天地旋转,雷同西医的美尼尔综合征。
【原文】心中懊憹
(1)心,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2)中,內、里面。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3)懊憹,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
【译】本句谈到复卦归属于坤宫,其性属土,坤卦纳天干有两数:乙、癸,均为不及之数。复卦本义是反复回归。反复感觉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
【原文】栀子豉汤主之。
(1)主之,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易·繁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译】栀子豉汤和解。
【原文】若少气者,
(1)若,如果、假如,表示假设。
(2)少气,气不足。【易·本义】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
(3)者,概定的人群。【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译】假如有少气的情况。
【原文】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1)主之,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易·繁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译】栀子甘草豉汤和解。
【原文】若呕者。
(1)若,如果、假如,表示假设。
(2)呕,吐。
(3)者,概定的人群。【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译】假如出现呕吐的情况。
【原文】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1)主之,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易·繁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译】栀子生姜豉汤和解。
  本条经文概定发病的六气人群。确定了辛酉术数,病位在太阳,四之气;地泽临卦,动四爻,变卦为雷泽归妹卦。提示疾病可以太阳传入厥阴。见《伤寒论》第375条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辛酉术数,其夫术数为丙午,病在少阴,三之气;地火明夷卦,动三爻,变卦为地雷复卦。见《伤寒论》第314条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由此分析病可由外传内,因阻止不及时。地雷复卦见《伤寒论》第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延伸】对于辛酉术数,地泽临卦的互卦,错卦,综卦来观察疾病的来去发展及阻止的方法又是如何呢?
  地泽临卦的互卦地雷复卦。辛卯术数,病位在太阳,四之气,见《伤寒论》第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地泽临卦的错卦天山遁卦。辛丑术数,病在太阴,三之气,见《伤寒论》第276条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地泽临卦的综卦风地观卦。辛未术数,病在太阴,三之气,见《伤寒论》第277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辛酉 岁四之气。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宫土。客气太阳水。中见水运。气与运同。是谓司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乾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疟寒疮疡之疾。骨痿血便。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食丹谷。间谷用稷。虽有寒邪。莫之能害。是气也。用寒远寒。无犯司气之寒。
  2、丙午 岁三之气。自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气少阴火。中见水运。二火相加。水运承之。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宜沽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虽有热邪。弗能为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75条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

    《伤寒论》第75条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

    2023-08-09 12:55

  •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2023-08-09 12:57

  •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

    2022-03-19 14:25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