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阳证

《伤寒论》第11条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3-08-17 08:18 我要评论

【原文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

【原文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前言】本条经文贯穿“病”、“身”、“大”、“得”、“衣”、“者”、“在”、“寒”、“近”等九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嵌入坎卦艮卦有卦乾卦巽卦等五卦,重点介绍对天干术数工具作用于人病如何判断及运用讲解。且举例太阳病内寒证及太阳病内热证,对于在表或在里,太阳伤寒证、或太阳中风证、或太阳温病证,须仔细鉴别表里兼证。
①病,【易·说卦】坎为心病。
②身,【易·艮卦】艮其身。
③大,【易·大有】大有。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易·乾卦】利见大人。
④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
⑤衣,【易·说卦】荀九家乾为衣。
⑥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⑦在,【易·乾卦】见龙在田。
⑧寒,【易·说卦】乾为寒。
⑨近,【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译】本句经文嵌入坎卦艮卦大有卦乾卦巽卦等五卦。
本条经文是对天干术数工具运用的讲解。柯琴说:“皮肤寒热,是指天时,不是指病。两“身”字言“身”当其时也。”
  第一,“身大热”“身”重点突出“热”。嵌入的是艮卦。例如元。在元里常用两个术数。一个是丙,一个是辛。丙为太过之数,辛为不及之数,丙为外、为皮肤、为三阳经、为六腑、为阳;辛为内、为骨髓、为三阴经、为五脏、为阴;它们之间关系是:在双方力量相等,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化合为水,产生另一种身体所需物质。
  我们了解一下雨水的形成吧,雨水是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如果有一方不给力,那么就是病态。
  “身大热,反欲得衣。”这是丙数给力,且辛数不给力,此为太阳病内寒外热证。病人的皮肤感到非常热,但是却不但不想减少衣被,反而还想增加衣被,这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叫太阳病内寒外热证,明确太阳病寒证兼证假热。
  第二,“身大寒”“身”重点突出“寒”。嵌入乾卦,例如:元,在元里有四个术数:甲、壬、己、丁。甲、壬为太过术数,己、丁为不及术数。元五运化合的关系,与艮元相比是有区别的:甲己化合为土为内,丁壬化合为木为外。甲、壬两数,为阳数,己、丁两数为阴数。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太阳病内热外寒证,病人皮肤感到非常冰冷,但是却不想增加衣被,这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叫内热外寒证,明确太阳病热证兼证假寒。例如:甲病,不一定是己的问题,可能是壬的问题。反之,壬病,不一定是丁的问题,可能是甲的问题,这是左㫌与右旋的关系。
  第三、无论是真寒,还是真热,当身体出现逆转时,也不见得是坏事情,内经云:“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很多疾病反应是病退向愈的征兆,作为医者审时度势才是关键。很多注家提出“格阳”“格阴”,还有注家认为是少阴病。笔者认为既然列于太阳篇,就应该定格于太阳病某某证,病名必须统一,便于后学者学习,更利于中医定标准。取病名越多,给人感觉中医杂乱无章,并不代表水平高低的问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身体为表,藏府为里,此以内外分表里也。皮肤为表,骨髓为里;六府为表,五藏为里,此以身体之浅深,藏府之阴阳分表里也。病人,已病之人也:身大热,谓通身内外皆热,三阳证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热,虽在皮肤之浅,而真寒实在骨髓之深,阴极似阳证也。身大寒,谓通身内外皆寒,三阴证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虽在皮肤之浅,而真热实在骨髓之深,阳极似阴证也。
【按】此以人之苦欲,测其寒热真假,而定阴阳之证也。当与少阴、厥阴病论中表热里寒、里热表寒、脉滑而厥、恶寒不欲近衣、口燥咽干等条参看。
【集注】
郑重光曰:皮肤者,骨髓之外,浮浅之分也;骨髓者,皮肤之内,沉深之分也。欲得近衣,借外以御内,此真寒也;体有着而成忤,不在衣之厚薄,此假寒也。不察人之苦欲,何以测其真寒、真热而定标本乎?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属内因,不是外感,亦不关于七情。病在形躯,不涉脏腑,亦不犯于经络。故无六经脉证之可凭,非天时寒热所可拘也。是病只在骨髓,不在皮肤。皮肤寒热,是指天时,不是指病。两身字言身当其时也。若指皮肤,则不可为骨髓非身矣。风寒之邪得之于骤,故无定体。或发热恶寒,或骨内热而脏腑寒,或手足寒而肠胃热,或内外皆寒,或表里俱热,此骨髓之邪积渐使然,故无定体。伤寒中风之寒,是时令之邪气,故感其邪者,畏而恶之。此大热大寒,是时令之正气,因病非外来,故反欲之。伤寒中风之发热,是人身之阳气,故能与寒气相争。此骨髓之寒热,是渐积之伏邪,故虽逢天令之大寒大热,亦不能除。时大热而身反欲复衣,时大寒而反欲裸身,此病在骨髓,与病营卫者不同。法当以六味、八味二丸,补肾中之真阴真阳,而骨髓之蓄热痼寒,可得渐平耳。原化嗣伯水攻之法,但可以资谭柄,而不可为继也。 

 
 
武汉好中医添加微信办法:

申明:江满春医师微信号cfjiangmanchun账号已满,现改为此账号:jmch69。添加时注意谨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8条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

    《伤寒论》第18条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

    2023-08-23 09:51

  • 《伤寒论》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伤寒论》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2023-08-17 13:04

  •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

    2023-08-17 12:48

  •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2023-08-17 09:36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