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太阳证
  • 《伤寒论》第178条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

    【原文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前言】......

    江满春 2024-01-05 15:03
  • 《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原文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江满春 2024-01-05 15:01
  • 《伤寒论》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

    【原文176】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前言】本条经文贯穿“寒”,“有”两字,均为易经隐藏密码,嵌入了乾卦,大有卦,......

    江满春 2024-01-05 14:59
  • 《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

    【原文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江满春 2024-01-05 14:51
  • 《伤寒论》第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

    【原文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

    江满春 2024-01-05 14:49
  • 《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

    【原文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方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

    江满春 2024-01-05 14:46
  • 《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原文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汤方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江满春 2024-01-05 14:42
  • 《伤寒论》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

    【原文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前言】本句经文首先锁定患病人群为少阳相火申数六气人群,患得太阳少阳并病,其病临床症状与《伤寒论》第......

    江满春 2024-01-05 14:38
  • 《伤寒论》第170多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

    【原文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前言】本条经文对于太阳病阳明伤寒证的患者,若其脉象浮、发热、无汗且表邪未解......

    江满春 2024-01-05 14:36
  • 《伤寒论》第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

    【原文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少阳相火寅数的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证,概定疾病则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五天的癸卯日,是指疾病......

    江满春 2024-01-05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