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36】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前言】本条经文讲述的是少阴君火子类、午类之人患病,午类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热结证,里热阳盛而无阴,“急”需救阴用大柴胡汤和解,子类六气人群,水结于胸胁,应以大陷胸汤和解。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均为少阴君火六气人群,疾病均起于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客气为阳明,暴发于五之气,主客均为阳明。患得疾病的部位虽说都是在“中”,前者少阳半表半里的枢纽之“中”,而后者则为胸胁“中”,其卦字读音虽相同“yi”,辨识益卦与颐卦区别。
第一、“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本句经文大柴胡汤在103条出现,那是对少阳相火六气人群的锁定。本句经文是对少阴群火午类六气人群的锁定。
1、“伤寒十余日”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热结症。“伤寒”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十余日”,五日为一候,太阳、阳明、少阳规律,患得“十余日”是指“过经”病。是指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一天的庚子日,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秋分节气后第十二天的辛丑日。
2、“热结在里”指病邪已入里化热,热邪结聚于“心下”。若热邪结聚于此,则会出现腹胀满或者是大便难等症状。
3、“复往来寒热”指患者又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即发热与恶寒交替发作。这是邪在少阳的表现,少阳主疏泄、调畅气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故见往来寒热。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均为少阴君火六气人群,疾病均起于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客气为阳明,暴发于五之气,主客均为阳明。患得疾病的部位虽说都是在“中”,前者少阳半表半里的枢纽之“中”,而后者则为胸胁“中”,其卦字读音虽相同“yi”,辨识益卦与颐卦区别。
第一、“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本句经文大柴胡汤在103条出现,那是对少阳相火六气人群的锁定。本句经文是对少阴群火午类六气人群的锁定。
1、“伤寒十余日”首先锁定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热结症。“伤寒”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十余日”,五日为一候,太阳、阳明、少阳规律,患得“十余日”是指“过经”病。是指疾病起于终之气小雪节气后第十一天的庚子日,疾病暴发于五之气秋分节气后第十二天的辛丑日。
2、“热结在里”指病邪已入里化热,热邪结聚于“心下”。若热邪结聚于此,则会出现腹胀满或者是大便难等症状。
3、“复往来寒热”指患者又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即发热与恶寒交替发作。这是邪在少阳的表现,少阳主疏泄、调畅气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故见往来寒热。
4、”与大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里热阳盛而无阴的功效。
组成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等药物组成。
功效 :和解少阳,里热阳盛。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不通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
第二、“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本句经文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三天的丙子日,疾病暴发于立冬节气第三天的丁丑日。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水结胸证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水结胸表现为胸胁硬满疼痛、无大热而头微汗出等症状,治疗应使用大陷胸汤以泻热逐水、破结。
1、“但结胸,无大热者”此处的“结胸”指的是为胸胁部硬满疼痛,甚至手不可近,是邪热内陷与胸中水饮等相互交结所致。“无大热”是患者外部没有表现出高热的症状,与往来寒热的少阳证或蒸蒸发热的阳明证则不同。这里的“无大热”并非指患者完全不发热,而是相对于表证的大热或往来寒热而言,其外部发热症状不明显。
2、“此为水结在胸胁也”这是对病症本质的进一步阐述,指出结胸的原因在于水饮与热邪相互交结于胸胁部位。
3、“但头微汗出者”患者仅头部微微出汗,而身体其他部位无汗。这是因为热邪被水饮所郁遏,无法向外透发,只能上冲于头部,导致头部微汗出。
4、“大陷胸汤主之”对于上述病症,治疗应使用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等药物组成,具有泻热逐水、破结的功效。通过服用大陷胸汤,可以荡涤胸中的邪热与水饮,从而缓解结胸症状。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服用方法 :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鉴别诊断
大柴胡汤证与结胸证都有胸胁膈脘腹疼痛的临床表现,但二者有明显的鉴别要点。
大柴胡汤证:患病之人是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疾病起于终之气“过经”病,里热阳盛,有往来寒热的表现。
大陷胸汤证:患病之人是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疾病起于终之气,非“过经”病的结胸证,故“无往来寒热”且其疼痛部位固定,按之石硬,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结胸证属水热互结于胸胁的病证,治疗时应使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功效 :和解少阳,里热阳盛。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不通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
第二、“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本句经文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三天的丙子日,疾病暴发于立冬节气第三天的丁丑日。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水结胸证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水结胸表现为胸胁硬满疼痛、无大热而头微汗出等症状,治疗应使用大陷胸汤以泻热逐水、破结。
1、“但结胸,无大热者”此处的“结胸”指的是为胸胁部硬满疼痛,甚至手不可近,是邪热内陷与胸中水饮等相互交结所致。“无大热”是患者外部没有表现出高热的症状,与往来寒热的少阳证或蒸蒸发热的阳明证则不同。这里的“无大热”并非指患者完全不发热,而是相对于表证的大热或往来寒热而言,其外部发热症状不明显。
2、“此为水结在胸胁也”这是对病症本质的进一步阐述,指出结胸的原因在于水饮与热邪相互交结于胸胁部位。
3、“但头微汗出者”患者仅头部微微出汗,而身体其他部位无汗。这是因为热邪被水饮所郁遏,无法向外透发,只能上冲于头部,导致头部微汗出。
4、“大陷胸汤主之”对于上述病症,治疗应使用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等药物组成,具有泻热逐水、破结的功效。通过服用大陷胸汤,可以荡涤胸中的邪热与水饮,从而缓解结胸症状。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服用方法 :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鉴别诊断
大柴胡汤证与结胸证都有胸胁膈脘腹疼痛的临床表现,但二者有明显的鉴别要点。
大柴胡汤证:患病之人是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疾病起于终之气“过经”病,里热阳盛,有往来寒热的表现。
大陷胸汤证:患病之人是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疾病起于终之气,非“过经”病的结胸证,故“无往来寒热”且其疼痛部位固定,按之石硬,头微汗出而周身无汗。结胸证属水热互结于胸胁的病证,治疗时应使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成无己:“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下之。 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结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