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

作者:江满春 来源:湖北武汉好中医 2025-02-15 10:44 我要评论

【原文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译释】关于结胸证下之则死,历代医家各说千秋。成无己:“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

【原文132】结胸,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少阴君火子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结胸证的治疗原则阐述。强调了在治疗结胸证时,应仔细辨析患者的脉象和正气状况,避免对正气虚浮、里气未实的患者使用攻下法,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即在治疗疾病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第一、“结胸证”指痰、热、水互结在胸腔的疾病,属里证。结胸成因,结胸证多因太阳病失治、误治,或下之过早,致邪热陷入胸、腹部,与水饮互结所致。
  第二、
其脉浮大者”脉象浮大,通常表示正气虚浮,里气未实。
“脉浮大”的原因:
  1、正气虚浮:病家原本胸腔有内伤,正气不支,正气虚则脉浮。
  2、里气未实:虽然形成结胸,但里邪尚未结实,故脉大。
  第三、“不可下”指不可用攻下法治疗,如大陷胸汤等峻猛之剂。
  第四、“下之则死”若强行攻下,会进一步损伤正气,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黄帝内经.素问》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是互根互用,阴消阳长,相互依存的关系。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使用下法后,邪气直中入内,故必死无疑。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制定以下治疗原则:
  调养正气:对于脉象浮大的结胸证患者,应先调养正气,待正气恢复、里邪结实后再考虑攻下。
  避免误治:临床治疗中,应仔细辨析脉象,避免对脉象浮大的结胸证患者使用攻下法,以免加重病情。
  强调正气的重要性:在治疗结胸证时,应重视患者的正气状况,正气强则攻下无妨,正气虚则不可攻下。
  指导临床用药:这句话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指导,避免了因误治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成无己:“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心下虽结,是在表者犹多,未全结也,下之重虚,邪气复结,则难可制,故云: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2025-02-19 15:13

  •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2025-02-19 15:12

  •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2024-01-05 10:18

  • 《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2025-02-15 10:34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