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5-02-18 11:13 我要评论

【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

【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少阴君火壬午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火逆烦躁。得病时间概定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的小寒节气后第十五天的戊子日,暴发于五之气立冬节气后第十五天的己丑日。医者通过烧热针具刺激穴位以治病,因火针、温灸等火疗方法不当,导致阳气上逆,甚至亡阳。阳气逆乱,心神不宁,进而出现烦躁、惊狂等症状。在火逆的基础上,若再误用攻下之法,进一步损伤阴液和阳气,使病情更加复杂而烦躁。对于这类病症,可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本方具有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的功效。
  方中桂枝辛温,通复心阳,合甘草辛甘化阳而补益心之阳气。龙骨、牡蛎重镇潜阳敛阴,兼安神除烦。龙骨能镇静安神,牡蛎则能潜阳敛阴,二者合用,能增强安神定志的效果,甘草还能调和诸药,使全方药性更加平和。
  本条细玩特点:“下”,“躁”二字,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以误“下”知疾病起暴之时,因“躁”而锁得病之人。
  第一、“火逆,下之”,本句经文直接列入太阳篇,首先确实病人有太阳病表证的临床表现,否则医者不可能用火疗劫汗法,“下之”须有可下之因,否则医者不可能使用下法。依据前几条谈及火疗劫汗治疗的种种情况分析:患病人群是少阴君火壬午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阳明伤寒火逆烦躁证。火逆之证,多因火针、温灸等火疗方法不当,导致阳气上逆,甚至亡阳。
  ①下,又嵌屯卦,其数戊子,概定疾病终之气小寒节气后第十五天戊子日,主位少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火运。火胜金。水反制之。燥令行。余火内格。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於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宜调阳明之客。
  暴发于五之气立冬节气后的己丑日。主位太商金。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土生金。金得位。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用密。民病皮腠。宜调阳明之客。
  第二、“因烧针烦躁者” 烧针本为散寒通络之法,但若在火逆、下之之后使用,则会使火热之邪内迫,导致阳气更盛,心阳受伤,心 神不宁,从而出现烦躁症状。重点理解:烧针是火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烦躁则是火逆和误下后常见的症状之一。
  ①躁,嵌巽卦,其数壬午,锁定少阴君火壬午类六气人群。
  第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的功效。临床中常见的心悸心烦身躁,胸闷汗出,乏力,或失眠,或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虚弱。以及火逆证下后,误用温灸之症,如烦躁、心神不宁等。
  方中桂枝辛温,通复心阳,合甘草辛甘化阳而补益心之阳气。龙骨、牡蛎重镇潜阳敛阴,兼安神除烦。龙骨能镇静安神,牡蛎则能潜阳敛阴,二者合用,能增强安神定志的效果,甘草还能调和诸药,使全方药性更加平和。

  【附】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的功效,主治心悸心烦身躁、胸闷汗出、乏力、或失眠、或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虚弱等症状。该方剂常见的搭配方法主要依据临床需要进行调整,以下是常见的搭配方法,故提供八种典型搭配并稍作拓展,以供参考:
  1、治疗畏寒肢冷重者 :在原方基础上加附子,以增强温阳之功。附子辛甘大热,为温里药,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2、治疗神疲短气明显者 :可加人参以助补气之力。人参甘微苦而平,归脾肺心经,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3、治疗失眠重者 :加五味子、酸枣仁、茯神养心安神。五味子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茯神宁心安神。
  4、治疗心前区疼痛甚者 :加川芎、丹参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5、治疗气虚者 :加党参、黄芪以补气。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能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6、治疗寒甚者 :加重桂枝量,也可酌加干姜、熟附子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熟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7、治疗伴阴虚者 :酌加生地、麦冬等以养阴生津。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8、治疗心神不宁兼肝阳上亢者 :可与珍珠母丸合用。珍珠母丸由珍珠母、酸枣仁、柏子仁等组成,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

  成无己:“ 先火为逆,复以下除之,里气因虚,又加烧针,里虚而为火热所烦,故生烦躁,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散火邪。”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