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5-02-15 10:34 我要评论

【原文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译释】本条经文是承接124条而来,太阳病蓄血证发黄与阳明

【原文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谛也,抵当汤主之。
 
 
【前言】本条条文主要描述了太阳病蓄血证的脉象、症状、人群、疾病时间及鉴别诊断要点,并指出了治疗方剂。在临床上,对于出现身黄、脉沉结、少腹硬等症状的患者,应仔细鉴别其属于蓄水证还是蓄血证,以及是否伴有湿热发黄等病证,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黄”,嵌坤卦,概定患得疾病时间及得病的人群。

第一、“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本句经文首先锁定阳明丑类六气人群,患者太阳病阳明伤寒胃热发黄证。疾病起于五之气霜降节气后第六天乙丑日,疾病暴发于终之气冬至节气后第六日甲子日。
  1、“太阳病”直译解释:通常是指外感病初期,外邪侵入太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但是本句经文是指太阳病阳明伤寒证,仍然是谈“过经”,是承上句经文“伤寒六七日”而来。患得疾病的人群有异,概定患病术数相同,但时间不同,症状有相同也有不同,故此,与其相鉴别。
  2、
身黄指发黄,为身目黄染。患病人群不同,但症状相同:可能是身热发黄,也可能是淤血发黄。
  ①黄,坤卦,其数甲子。对阳明丑类六气人来说,这是疾病暴发时间,疾病暴发于终之气冬至节气后第六日甲子日。则疾病起于五之气霜降节气后第六天乙丑日。
  鉴别:对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来说,这是疾病起于时间,疾病起于终之气冬至节气后第六日甲子日。则疾病暴于五之气霜降节气后第六天乙丑日。
  3、“脉沉结”患病人群不同,但症状相同:脉的跳动沉而有力,且时有停歇。沉表示病邪在里,结则表示气血凝滞不利。
  4、“少腹硬”患病人群不同,但症状相同:指下腹部触感坚硬,为里有所结的表现。
  5、“小便不利”患得疾病阳明丑类六气人群,出现排尿不畅或排尿困难,说明有可能膀胱蓄水,这是气化失调。
  6、“为无血也”这里的“无血”指的是无蓄血证,即没有瘀血内停的情况。
  第二、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小便自利”患得疾病少阴君火午类六气人群,患得疾病排尿通畅,不是湿热所致,而是血化失调。
  2、“其人如狂”指患病之人,出现神志失常的重症,为蓄血发黄的表现,由热与血结所致,

  鉴别诊断
  1、蓄水证与蓄血证的鉴别:
  ①蓄水证:小便不利,身黄,脉沉结,少腹硬,但无神志失常表现。
  ②蓄血证:小便自利(即小便正常),身黄,脉沉结,少腹硬,伴神志失常重症,如“其人如狂”
  2、湿热发黄与蓄血发黄的鉴别:
  ①湿热发黄:小便不利,身黄,但无神志失常表现,治以茵陈蒿汤。
  ②蓄血发黄:小便自利,身黄,伴神志失常重症,如“其人如狂”,治以抵当汤。
  治法与方药
  ①治法:对于蓄血证,治当攻逐瘀热。
  ②方药:抵当汤,治疗蓄血证的经典方剂,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

成无己:“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热,为热结下焦而为蓄血也,与抵当汤以下蓄血。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2025-02-19 15:13

  •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2025-02-19 15:12

  •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2024-01-05 10:18

  • 《伤寒论》伤寒论第124条抵挡汤主之

    《伤寒论》伤寒论第124条抵挡汤主之

    2025-02-19 15:18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