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寒论第130条藏结,无阳证

作者:江满春 来源:武汉中医 2025-02-15 10:39 我要评论

【原文130条】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译释】本条经文虽说讲的是藏结,实则是谈地天泰卦的错卦、综卦人为导致疾病加重,辩证时一定要注

原文130条】藏结,无阳,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前言】本条经文锁定少阳相火寅类六气人群,患得太阳病厥阴伤寒藏结无阳证。概定疾病起于终之气乙丑日,暴发于初之气的甲子日。病人患得“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的患者,由于其病情严重,机体已经很虚弱,再采用攻伐的方法可能会进一步消耗机体的体能,导致预后不良。因此,治疗时应遵循“不可攻也”的原则,采用温补的方法,如理中汤、四逆汤等方剂,以温阳散寒、扶正祛邪。
  本条经文细玩特点:以“静”、“攻”二字,是打开本条经文的钥匙。提示学者,辨病先辨人,以“攻”字嵌同人卦,而锁定患病为少阳相火寅类六气人群;以反“静”而确定发病起于不及之数乙丑,暴病于太过之数甲子。

  第一、“藏结,无阳证。”“藏结”指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的病证。症状表现与结胸相类,但病情更为严重。藏结病患者通常没有生命活动活跃的迹象,机体已经很虚弱,无法鼓动起活跃的生命状态。
  “无阳证”指没有阳热症状的表现,即没有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临床表现。这进一步说明了患者阳气虚衰,机体已经很虚弱。
  第二、“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
  “不往来寒热”指患者没有忽冷忽热的症状,说明机体一直就是怕冷的状态,能量已经无法充分地供给到体表。
  “其人反静”在正常情况下,若邪气和大量的能量停滞在小肠,而且藏结还伴有拉肚子等症状,机体应该会通过兴奋热能和动能的方式(如躁动、发烦等)来排出邪气。但此刻患者反而是安静的,说明机体已经没有能力自行兴奋自身的机能来排邪气了,病情严重。
  ①静,嵌坤卦,其数甲子。是指疾病暴发于初之气的甲子日,其病起于终之气乙丑日。
  第三、“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舌上苔滑:舌苔滑利,说明能量的停滞导致生理和病理产物的停滞,且停滞的量已经很大。这进一步印证了患者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的病情。
  ①攻,嵌同人卦,其数壬寅,锁定少阳相火寅类六气人群。



成无己说:“经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满春二维码:

本文赞赏码:

温馨提示:黄帝外灸网站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国学,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上面的赞赏码,鼓励本站继续创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伤寒论》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2025-02-19 15:13

  •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2025-02-19 15:12

  •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2024-01-05 10:18

  • 《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

    2025-02-15 10:34

网友点评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评论总数:[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